2021年3月12日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吳瓊教授課題組在《Cell Death & Disease》(IF 8.4)在線發表了《EphA2 super-enhancer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by recruiting FOSL2 and TCF7L2 to activate the target gene EphA2》。超級增強子(Super-enhancer,SE)是由連續排列的增強子串聯形成的增強子簇,在多種腫瘤中被異常激活,調控癌癥中的關鍵癌基因,促進腫瘤的發生與發展。為了進一步明確超級增強子在腫瘤中的作用機制與功能,吳瓊教授課題組識別并鑒定了一個新的超級增強子EphA2-SE。在多個超級增強子數據庫內以組蛋白H3K27ac 為識別標志在十種不同腫瘤細胞中識別出了EphA2-SE。CRISPR/Cas9介導的EphA2-SE缺失導致其靶基因EphA2的顯著下調。從機制上講,發現EphA2-SE的核心活性區為E1組分增強子,通過招募TCF7L2和FOSL2轉錄因子來驅動靶基因EphA2的表達,進而誘導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RNA-seq數據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體外功能實驗表明,EphA2-SE缺失通過阻斷HeLa、HCT-116和MCF-7細胞中的PI3K/AKT和Wnt/β-catenin信號通路來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隨后的異種移植動物模型顯示,EphA2-SE缺失抑制了體內腫瘤增殖和存活。這些發現表明EphA2-SE通過招募FOSL2和TCF7L2來驅動致癌基因EphA2的表達,從而在各種腫瘤中發揮致癌作用并促進腫瘤進展,這表明EphA2-SE 在今后有望成為多種腫瘤治療的潛在靶點。
吳瓊教授和賀洪娟副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崔爽為第一作者。課題組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實驗數據采集以及整理過程中做了大量貢獻。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經費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1-03538-6